从“指尖”到“心尖”:虚拟仿真实验让党史学习教育出新、走心
“这个兵力怎么部署”“敌军指挥官的位置在哪里”“目前我方有哪些武器装备”“冲锋小队应该保持什么队形发起冲锋”,在我校的一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参与“飞夺泸定桥”虚拟仿真实验的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讨论和激烈的战斗。置身教室,仿佛穿越回了1935年飞夺泸定桥的战斗现场。
虚拟仿真技术画面呈现
学生通过登陆账号密码进入“飞夺泸定桥”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化身为一名中国工农红军红四团战士,全方位了解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背景,围绕战略决策过程、战时兵力部署、敌我战术较量、夺桥勇士组成、武器装备选择等,以交互任务体验夺桥全过程。体验结束之后,思政课教师运用引导式、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复盘整个战斗过程,分析探讨毛泽东军事战略理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体会领悟红军战士身上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道德。
同学们身临其境体会战争场面
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刘豪感慨道:“虚拟仿真技术能让我切身体会到战斗的艰辛和胜利的来自不易,更好地理解了军事战略战术的重要性和红军战士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王美丽认为,虚拟仿真技术通过打破历史与现实的时空阻隔,实现“现实与虚拟的互补”,提高了党史学习教育的互动性和实效性,增强了学生学习四史的积极性和获得感。
本次“飞夺泸定桥”虚拟仿真实验的发起者和组织者,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晓莉表示,“飞夺泸定桥”虚拟仿真实验只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辟交互式党史教育新阵地的第一步。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理事会的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理事会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开发的“四渡赤水”、“彝海结盟”、“翻雪山草地”等一系列“红军长征在四川”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希望通过这种全新的体验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从学生”指尖“延伸到”心尖“,真正实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 ENDING >
素材来源 \ 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 \ 柯雨佳